处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酷暑天气即将褪去,告诉人们正是步入秋季。处暑节气,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处暑过后能够明显感受早晚的寒凉之意,白天依旧炎热,甚至不少地区还是有“秋老虎”的余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衣物的增减,不可过于贪凉,饮食方面更是要顺应节气。
传统节气自然与传统食俗相伴而生!不同地区,处暑的传统食俗也不尽相同。不过不管怎么不同,处暑节气的传统习俗终归是老辈人传承下来的老传统,老辈人的智慧值得我们传承和谨记。今日处暑,不论贫富,记得“吃5样,做3事”,不忘老传统安稳度秋!
鸭子
处暑节气,对于老南京人来说,多年来一直有着吃鸭子的传统习俗。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在处暑节气前可是抢手货!当地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说法,所以处暑节气当天会邻居们相互赠送鸭肉,一般会做好现成的鸭肉送给邻居,比如萝卜老鸭煲、红烧鸭块,除此之外,啤酒鸭、老鸭汤也不失为鸭肉好吃的做法。杭州则喜欢用鸭肉做烤鸭、酱鸭。处暑过后气候逐渐转凉,鸭肉正好有滋补润秋燥的作用,理当常吃。
白丸子
福建人在处暑有吃“白丸子”的传统习俗,尤其是老福州人对白丸子甚是喜爱!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粉搓团,然后搓成一粒粒小丸子。糯米的营养价值颇丰,滋补益脾胃,秋天的时候可以经常熬个糯米粥喝。随着秋季的深入,早晚寒凉之意明显,处暑节气的时候,记得给家人煮上一锅热腾腾的白丸子,甜口味的可以加糖,咸口味的可以放喜欢的配菜,吃完整个人暖和了。
酸梅汤
温州人处暑喝酸梅汤的习俗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秋季气候特别干燥,加上白天依旧炎热,所以喝酸梅汤有消暑提神、生津止渴的作用。酸梅汤的灵魂之所在就是乌梅,熬煮酸梅汤其实很简单,就是讲究文火慢熬,这样熬出来才能称之为“老火酸梅汤”,冰镇过后的酸梅汤喝着特别过瘾!
龙眼
处暑节气除了吃“白丸子”,老福州人还有“吃龙眼”的传统习俗。当地人习惯在处暑的时候把剥去果皮的龙眼放在稀饭里。因为处暑代表暑天的结束,经过一整个夏季的消耗,人体需要进行滋补,也就是所谓的“补秋”。龙眼,也叫桂圆,正好有滋补养气的作用。龙眼泡稀饭只是老福州人的习惯吃法,我们可以直接把龙眼当成一种秋季时令水果食用,营养价值并没有发生区别。
凉茶
众所周知,广东人对药膳煲汤颇有讲究。所以在处暑节气的时候,当地人会主张煎药茶给家人饮用。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盛行至今,到了处暑,家家户户都要喝上一碗凉茶,寓意秋天吃点儿苦味的茶饮能够清热润燥。至于凉茶的搭配就可以丰富多样了。川贝、石斛、麦冬、菊花、雪梨等食材相互搭配,说到底就是想要通过喝凉茶来“对付”干燥的秋季。
出游迎秋
处暑节气的习俗特别多,因为正好在中元节之后。中元节大家都知道就是所谓的“鬼节”,当天需要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处暑过后就正式步入秋季了,老辈人主张去户外出游迎接秋天。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的说法,故而说明8月是秋游的好时节。可以带着一家人去郊游、野炊,不过天干物燥,如果有生火的需要,临走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火苗完全熄灭。
放河灯
放“河灯”也是处暑节气的一个传统习俗活动。正因为中元节和处暑节气前后两天相继到来,处暑的传统习俗或多或少也有中元节传统习俗的延伸。处暑的时候,百姓们会把附有底座的灯盏或者蜡烛放置于江河小溪之中,任其漂流。其实放河灯是为了普渡不小心落水而亡的冤魂怨鬼,相当于在做善事,同时也有家人平安顺遂的美好愿望。
开渔节
处暑过后,对于渔民来说,正是渔业繁忙的阶段了,不少水产迎来了成熟旺季,比如一些鱼或者螃蟹。而浙江一带沿海地区的渔民会举行一场隆重的“开渔节”,目的是为了欢送渔民出海,同时也寓意了渔民出海平安归来,收获满满。
今日处暑,不论贫富,记得“吃5样,做3事”,不忘老传统安稳度秋!对于我们来说,老辈人传承下来的传统习俗理当遵守,处暑过后步入秋季,大家有钱没钱都要记得老辈人流传至今的处暑传统习俗和传统食俗。
免责声明:内容为润心食忆原创,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