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田螺,朋友们都不会陌生。它是夜宵餐桌上的“王者”之一,一盆新鲜出炉的炒田螺,就着啤酒一起,不知道让多少人口水直往下流。对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朋友,小的时候下田摸田螺,回家给自己加餐也是经典的童年回忆。
可是,随着一种和田螺外观相似的螺类入侵我国,人们吃田螺的时候,多了一分担心。而这个入侵物种,就是福寿螺。
据说,我国每年都有不少人因医院,同时它是我国的稻田杀手。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让人们深恶痛绝的福寿螺……的克星,蜗鸢。
和田螺一样,福寿螺大家也不陌生。它虽然有着一个非常吉祥的名字,但实则是个祸害,因此还被人们称为“夭寿螺”。
福寿螺原产于中美洲地区,年,福寿螺被引进到广东养殖,后来推广到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地。但我国的吃货们不喜欢福寿螺的味道,还不如咱们的本土好吃。
由于市场反响一般般,原本作为特种经济养殖对象的福寿螺,被养殖户遗弃放生到野外。就此,福寿螺完成“入侵。”
然后,福寿螺就成为中国人人喊打的入侵物种,正儿八经的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那么这货的危害有多大呢?
福寿螺在我国没有天敌,气候条件又刚好适合,种群数量逐渐扩大,并且作为水稻“杀手”。咱们一个水稻大国,这螺不愁食物,长得就更快了。福寿螺几乎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会产生危害,啃食水稻嫩苗,吃叶子和,导致水稻产量降低。
不仅仅是水稻,其他水生作物如莲藕、茭白、荸荠、菱角等,都会被其危害,还有芋头、红薯等也无法幸免。总之,福寿螺能祸害我国大部分的农作物。而且,它们的粪便还会污染水源。
更重要的是福寿螺吃不得,它是很多寄生虫和病菌的载体,携带的吸虫能导致皮肤过敏,能引起致命的脑膜炎,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所以,我国的吃货们也彻底撤了。
国家也出手治理,比如养鸭子吃螺、人工捕捞等等。但福寿螺繁殖能力极强,一年就能产卵一万多枚,如今已基本遍布于我国南方水域。那难道就没有东西,能治得了这些猖狂的福寿螺吗?
这就要介绍我们今天的主角,蜗鸢了。蜗鸢是福寿螺的天敌,严格来说,它是所有蜗牛、螺类的天敌。
蜗鸢属于鹰科齿鹰亚科,是一种中型猛禽,广泛栖息于美洲的中部和南部的沼泽、湖泊和有水域的地区,主要的食物正式当地盛产的福寿螺。
蜗鸢体型不大,体长45厘米左右,平均体重克。别看它们小,但嗦田螺有一手。它们的神经系统和人类不同,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没办法对它们造成影响。蜗鸢锋利的嘴巴和爪子,可以轻而易举破开螺壳,吃螺一口一个嘛嘛香。
正是因为有蜗鸢的存在,福寿螺在它们的老家反而猖狂不起来。那么蜗鸢能不能引进到我国,用来控制一下福寿螺的数量呢?虽然有人这么想过,但最终也没实施。
因为蜗鸢是一种游隼,不会长期固定生活在某片区域。而且,蜗鸢作为一种猛禽,引进到我国指不定也泛滥成灾,对本土鸟类以及其他野生动物造成影响。
生物防治不是说引进就引进的,你看澳大利亚就有过惨痛教训。当年他们为了控制野兔泛滥,引进狐狸。结果野兔数量没少,狐狸也跟着泛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