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易财经
如果说白酒是中年人的专属,那么啤酒则是年轻人的最爱。白酒更多的出现于各种商务场合,谈的更多的是合作、商机等;而啤酒就更加接地气了,在各种啤酒摊、烧烤摊,各类啤酒品牌琳琅满目,背后反映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用户群体。
在国内,啤酒品牌数量众多,和白酒一样,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本地啤酒品牌,比如东北的哈尔滨啤酒,山东的青岛啤酒,重庆的重庆啤酒,甘肃的黄河啤酒,各具特色,还有大型央企华润集团旗下的雪花啤酒。
但是,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很少有人知晓很多啤酒品牌早已被外资收购,真正的国产啤酒品牌已经所剩不多。其中,燕京啤酒是昔日国产啤酒行业的龙头老大,但是近些年的业绩明显乏力,被青岛啤酒和华润啤酒反超。
8月16日,燕京啤酒发布了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据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63亿,净利润达到2.88亿元,增长7%。通过业绩来看,燕京啤酒的收入在加速倒退,年营收亿,到了年竟然只有亿,跌出行业前三。
如今,国内啤酒行业正在迎来洗牌,有一家啤酒品牌正在向全国扩张,却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国产品牌,其实早已被外资收购。
这一啤酒品牌是来自新疆的乌苏啤酒,“乌苏”原本是新疆一座小县城的名字,在上世纪80年代,这座县城就创建了自己的啤酒厂,“乌苏啤酒”正式诞生,随后将市场扩展到整个新疆,是新疆最为畅销的啤酒品牌,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
当然,乌苏啤酒并不满足于新疆市场,还要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扩张,于是在年将乌苏啤酒交给四川蓝剑集团托管,冲击中亚市场,可惜的是,这一步走得过于着急,在国内市场尚未站稳脚跟之际,就急于开拓国际市场,最终以失败收尾。
随后由于四川蓝剑集团出现了经营亏损,乌苏啤酒被殃及,此时国内市场涌现出了青岛、华润雪花等一大批啤酒巨头,乌苏错失了最佳的市场扩张机遇。
乌苏啤酒的“新生”是在年以后,当时嘉士伯正在中国市场大力扩张,为了扩充西北啤酒市场的份额,于是找到了乌苏啤酒,当年正式提出收购。从此,乌苏啤酒不再是国产品牌,一夜之间变身为外资品牌。
但是,对于乌苏啤酒来说,能够借助嘉士伯的营销渠道和技术改造,实现第二次全国市场的扩张,这对于乌苏啤酒本身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乌苏啤酒顺利打入全国30多个省份,在全国市场打响了自己的名气,一年卖出10亿瓶。
年11月,乌苏啤酒的股权被转让给了重庆啤酒,而重庆啤酒也被嘉士伯收购,所以乌苏啤酒背后的实控人仍然是来自丹麦的嘉士伯集团。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年乌苏啤酒将为嘉士伯集团贡献10亿的利润,可以说回报率极高。
随着低端啤酒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高端啤酒成为了各大啤酒巨头竞争的重要细分市场。乌苏、华润、青岛都在向高端啤酒市场发力,华润和青岛还专门设立了高端事业部,乌苏凭借嘉士伯提供的专门经销平台信心大增,可见未来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还将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