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geermuzixun.com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困在低价中的中国啤酒下 [复制链接]

1#

人民名品▍《品牌资讯》——夏日啤酒梦

炎炎夏日,没有什么比“吨吨吨”饮下一瓶啤酒更畅快淋漓的事了。再配上一盘烧烤,佐以肉香,足以安抚挑剔的胃。

在中国,实惠的价格、繁多的促销,让啤酒往往以“打”为基础单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长此以往,中国啤酒的形象也几乎与低价画上了等号。当全球啤酒市场持续地涨价时,中国啤酒仍在低价的“内卷”中寻找着出路。

尽管国内很多啤酒企业试图通过啤酒高端化谋求更高发展,却引来“千元啤酒”是不是有“茅”病的质疑。

显然,虽然国内啤酒正在经历从3-4元/瓶迈向10元-15元/瓶的升级,但“高端啤酒”的概念尚未普及。售价过千元的产品,不仅刷新了消费者的认知,也激发了他们的质疑:啤酒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贵了?

但实际上,啤酒本身并不廉价,只是被人为改造的廉价物。(点击查看《被困在低价中的中国啤酒(上)》)

三、“天价”营造高端化啤酒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年前后,中国啤酒市场“跑马圈地”般的整合并购基本完成。在这30多年中,我国啤酒行业的产能扩大了30多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中国啤酒销量达到巅峰性的万千升。

但是此后,我国啤酒产业发展便走向低迷。年,我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已下滑至.43万千升。与产量下滑对应的是销量下降。-年,我国啤酒销量从.2万千升跌至.4万千升。

这样的发展瓶颈,与中国啤酒长期以来薄利多销的价格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条存量的慢赛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啤酒企业普遍进行着产能收缩。上半年,华润啤酒关停了30家工厂,由最早的98家降至68家;在-年,百威英博在华子公司百威亚太,关停8家工厂;年一年,嘉士伯就关停了17家工厂。

于是,在年前后,中国啤酒五巨头不约而同向高端化啤酒发力,其他啤酒品牌也纷纷效仿,中国啤酒正式开启高端化的序幕。

年7月

青岛啤酒发售“百年之旅”“琥珀拉格”等系列艺术酿造新品;

年5月

华润啤酒推出售价元/盒(2瓶/盒,ml/瓶)的超高端啤酒“醴”,每年限产组;

年1月

青岛啤酒推出元/瓶的“一世传奇”;百威啤酒推出“大师传奇”虎年限量版高端啤酒,售价高达元/瓶(ml),限量发售瓶。

对此,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理事长何勇表示:“年是啤酒业高端化元年,是走出底部的标志性年份,是真正的价值回归时代,量价齐升。”

从全球啤酒发展来看,高端化也是中国啤酒市场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欧睿数据显示,年中国啤酒高中低产品占比分别为11%、21%、68%,而美国占比分别为44%、33%、23%。中国啤酒在高端市场还有至少四倍的增长空间。

但走出底部的啤酒,还能继续获得人们的喜爱吗?

上述几款价格上千元的超高端啤酒,在线上电商平台上的销量都不理想。“醴”在天猫旗舰店显示,销售数据仅为+;“一世传奇”的销量同样惨淡,天猫期间带你销量不到30。

显然,各家在原料、制作工艺、品牌价值等方面大做文章,并不足以说服消费者买单。据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报道,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千元啤酒标注的原麦汁浓度、酒精度、保质期等方面的内容来看,还不足以支撑千元以上的价格。

千元啤酒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啤酒花、麦芽度、泉水,而是让别人有话题感,能上热搜,说白了就是吸粉的一个营销方案。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

啤酒巨头纷纷推出这些千元啤酒,其象征意义大于市场意义,更多是为了争夺品牌制高点,为后续的高端化带来帮助。

——啤酒行业分析师方刚

如今的消费者,已不再是可以随意收割的“韭菜”,在各类酒精饮料产品层出不穷的新消费时代,啤酒品质的转型升级,显然比提升货币价值,更迫在眉睫。

四、需要品质觉醒的中国啤酒

如今,中国啤酒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极为复杂的。

原材料成本持续走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相比其他问题而言,这也是可预见的常态化问题。推出高端啤酒虽可在某种程度上转嫁上涨压力,但却治标不治本。

说到底,消费者在乎的第一位永远是品质,但啤酒企业却似乎仍在消磨时间。事实上,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竞争者,都正在一步步挤压着中国啤酒成长的空间和时间。

一方面,中国啤酒的消费人群正在快速萎缩。在中国,啤酒的消费者年龄多集中在20-50岁,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5-59岁人口占比下降6.79%,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上升5.44%。同时,华金证券研报数据显示,中国啤酒的主力消费人群(20-34岁)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降低,已从0年的27.3%下滑到的21.8%。

显然,依靠消费人群增长带动啤酒销量提升的时代,已悄然落幕。对于新时代的消费主力人群,寡淡的工业啤酒更不能满足他们的味蕾。于他们而言,任何消费品都不仅是一种社交货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兴文化,甚至是一处精神坐标。为啤酒买单的他们,不仅需要啤酒悦人,更要悦己,不仅能够社交分享,更要个人享受。

为了留住更多挑剔的味蕾,中国啤酒在提升口味上做了很多努力,近些年在国内大多的精酿啤酒就是其中之一。

据钛媒体报道,从-年,精酿啤酒相关企业注册量增速迅猛,分别为、、、、和家,但“死亡率”也在逐年上升,这期间的吊销量分别为11、40、、、和家。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年前三季度,国内已有9个精酿品牌获10轮次超10亿元融资。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啤酒厂商中,还不乏一些跨界的。公开资料显示,仅年,海底捞自有品牌的精酿啤酒销售收入达2.5亿元,总计万瓶。

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精酿啤酒行业被迫按下了暂停键。更重要的是,与我国低端啤酒市场将近饱和的状态相比,高端啤酒中的精酿啤酒虽发展空间大,但市场规模依然有限。即便是啤酒消费成熟的美国,精酿啤酒的市场份额也只占20%左右。

业内人士也表示,我国精酿啤酒产业虽前景乐观,预计到年,国内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约为亿元,渗透率由年的2.4%提升为11%,但由于整体基数过小,短期内不会形成巨大冲击。

同时,百威、嘉士伯两大外资巨头凭借成熟的产销体系,如今已大规模占据市场,资本和口味的提升是双关键。

另一方面,比消费人群骤减、消费习惯改变更有压力的是替代品的增多。

近年来涌现的低醇、无醇以及酒精饮料等新兴产品,大有成为新趋势的苗头。天猫数据显示,果酒和预调酒是天猫增长最快的酒品类,年获得约%的高速增长。同时,中信证券数据显示,至年我国以碳酸饮料、瓶装水、果汁为主的软饮行业销售额复合增长率为4.5%。

此外,随着“她”经济的崛起,女性正在显现出主导产品方向的力量,这也预示着酒饮市场正面临着结构性变革。

例如,颜值、口味皆具的锐澳RIO、宣称“0糖0脂0卡”的元气森林……都是其中佼佼者。这种时尚单品,凭借独特的品牌故事迅速抢夺并维系着一众消费人群,且种类繁多。但在啤酒行业中,除了号称“夺命大乌苏”的乌苏啤酒之外,似乎很难找到品质和品牌俱佳的类似产品,更多的是同质化的相似品。

如今的中国啤酒市场,看似动态平衡,实则暗潮涌动。天生缺乏高贵气质的中国啤酒,正在借助高端化进行觉醒,但啤酒高端化并非一日之功。对消费者而言,不论高端还是高价,品质和口味才是最忠诚的选择。

也许某天,中国啤酒就在“内卷”中打赢了高端之战,走上国际化增长的道路。我们期待中国啤酒市场,更精彩的下半场!

资料来源:

1.全国啤酒销量下降,为何有些企业还在扩产?,-11-09,羊城派;

2.重庆啤酒年净利润11.67亿元增38%中国成嘉士伯全球最大市场,-02-06,上游新闻;

3.艾尔、拉格?傻傻分不清楚,3分钟带你看懂啤酒分类,-11-23,新京报;

4.中国啤酒产销量下滑,反思正当时,-10-09,啤酒日报;

5.中国啤酒简史,-07-07,FBIF食品饮料创新;

6.中国年前酿的啤酒,你想尝尝吗?,-05-29,光明日报;

7.中国啤酒又有了想象力,-08-08,陈思廷;

8.中国啤酒大战,-03-10,钛媒体;

9.中国啤酒简史:“一城一啤”已成往事,华润雪花后来者居上,-11-20,钛媒体;

10.国内啤酒业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五巨头“大鱼吃大鱼”好戏可期,-06-25,中国经济网;

11.专家学者畅谈我国啤酒行业发展:提升有效供给能力推动啤酒行业升级,-11-28,中国经济网;

12.精酿啤酒中场战事:1年涌入家创业者,10家工厂4家转手无人接,-12-10,钛媒体;

13.深度|硝烟渐浓:中国啤酒行业进入“新世界”头部之战,-12-12,第一财经;

14.千元啤酒,热搜在手,-02-11,中国青年网;

15.pexels

往期精彩推荐

HOTONTHETOP

好消息!中国新冠肺炎疫苗最快今年底上市,国药集团已进入疫苗产前准备工作

中小型房企日均破产1.3家!百天内10家内地中小型房企赴港上市寻求生路!

大疆反腐案触目惊心:两采购经理收受回扣余万元,造成10亿元损失!

违规收集公民个人信息,公安网安部门一季度停运51个APP

电商三巨头抢占农村电商市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电商进农村

绿地集团回应高管贪腐风波,房地产行业反腐迫在眉睫!

版权声明:人民名品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并尊重版权人的权利和义务。文章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不能及时获取版权人的联系方式和授权。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您第一时间与我们沟通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谢谢理解与合作!

联系邮箱:horizon_peace

sina.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