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阿姨张银娣
“啤酒阿姨”店内
提起张银娣这个名字,鲜有人知。但“啤酒阿姨”这个名号却在上海乃至全国的啤酒圈都赫赫有名,口碑甚至传出了国门。
张银娣的“啤酒阿姨”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店。全国各地啤酒店不少,为何她的店却火了?是因为她的啤酒店售卖世界各地的啤酒,种类多至种?还是因为她创新性地将便利店运营模式与酒吧相结合?
在和广州日报记者的专访中,张银娣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举起酒杯,冲着记者咧嘴笑道:“我们得先喝点酒,喝了酒,阿姨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3月,上海的夜晚格外舒爽。走入“啤酒阿姨”,入目第一眼便被震撼:三面墙摆满了立式冰柜,每个冰柜里都摆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精酿啤酒,包括小麦艾尔、淡色艾尔、波特、世涛、赛松等种品种,而第四面墙前则是吧台,配有近20种桶装啤酒。
店里的“活招牌”张银娣举起酒杯向邻桌的客人热情地打着招呼:“你来啦?”邻桌的客人同样高举酒杯回敬道:“今天带新朋友来捧阿姨的场。”
阿姨也能活得精彩
张银娣平生两大爱好:交友,喝酒。
20多年前,彼时不过30岁的张银娣曾是两家餐馆的老板娘兼大厨,做的一手好菜。每天晚上,只要得闲,张银娣就会与客人喝上几杯好酒。“我对酒的最初印象是:谈不上好喝,但能让我交到五湖四海的朋友。当时和我相熟的客人都不敢和我拼酒,我能把他们都喝趴下了。”张银娣颇为得意道。年轻时,张银娣喝两瓶五粮液都不在话下。
然而,在餐馆开了十年后张银娣的老店因动迁无奈关门,新店离居民区太近,不适合做餐饮。张银娣的职业生涯迎来第一次转型——脑筋活络的她利用附近居民多的优势,开了一家便民杂货铺“海富便利店”,专门售卖烟酒、零食、日用品,这也就是“啤酒阿姨”的前身。
杂货铺开了几年,起初生意还算凑合,可随着罗森、喜士多、全家等连锁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抢占市场,以及淘宝等网络零售商的飞速发展,张银娣的杂货铺在夹缝中举步维艰。
如何将小店维系下去成为张银娣的难题,某天恰好有一个相熟的进口酒供应商在与张银娣聊天时,建议道:“你可以考虑做进口啤酒生意。”
年,上海的进口啤酒市场几乎一片空白,此时进入市场,有风险,也有机会。并且张银娣本就是爱酒之人,能将爱好与事业相结合,也算是人生乐事。张银娣立刻答应了,“平时街坊邻居都会唤我一句‘张阿姨’,我虽然是阿姨辈,但人生只有一次,阿姨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做一些创新的事。”
其后,张银娣开始寻找各路相熟的进口酒供应商,了解这个新兴市场,洞察客户需求。她从一份长长的进口啤酒品牌目录开始,摸索着进口酒的门道。
年底,张银娣将杂货铺的存货低价抛售后,正式将杂货铺转型为专门售卖进口啤酒的24小时啤酒便利店。
“啤酒阿姨”的故事,此刻正式拉开序幕。
从杂货铺到自助啤酒店
最初,这家专门卖酒的“海富便利店”不过30平方米,6个立式冰柜里只容得下多种进口啤酒,却已经是当时上海进口酒种类最全的便利店了。
由于“海富便利店”周围有不少外国居民和留学生,张银娣的便利店渐渐声名鹊起。有一次,一个法国留学生为张银娣以及她的啤酒店拍摄了一个纪录片,在片中,留学生亲切地称张银娣为“啤酒阿姨”。
慢慢地,“啤酒阿姨”的名号取代了“海富便利店”的名字,成为了一块招牌,而张银娣自己便是店里的活广告。不少人慕名而来,挑上一瓶中意的啤酒,坐在店门外的台阶上,吹着晚风、喝着酒、吃着烧烤,再与张银娣唠上几句,便已尽兴。
偶尔遇上对精酿啤酒不甚了解的客人,张银娣也会耐心地在一旁细致讲解,毕竟店里出售的每一款啤酒都必须经过她的“味觉鉴定”,才能被摆上冰柜。张银娣自己也是从那时起逐渐了解精酿啤酒这个概念。所谓精酿啤酒,有别于普通工业啤酒使用大米、玉米、淀粉等酿造,它是由麦芽、酒花、酵母、水酿造,属于上发酵的艾尔啤酒。
“其实大众对于啤酒有一点误区,总以为啤酒的口感都是大同小异,而酒桌上的文化就是拼酒。”在进入了精酿啤酒行业后,张银娣参悟了属于她自己的酒文化,与早年热衷豪饮不同,如今张银娣更倾向于健康饮酒,“好的精酿啤酒与红酒一样,是可以细细品味的,有的啤酒口感层次丰富、带有水果香;有的啤酒入口后,会有柑橘的回甘,让人喝了还想喝。”
对精酿啤酒了解越多,张银娣越发意识到推广并传播精酿啤酒的重要性,为了能容下更多进口精酿啤酒,年“海富便利店”搬到了面积更大的新址,张银娣索性将店改名为“啤酒阿姨”,“啤酒阿姨”正式登场。
其后两年,“啤酒阿姨”一再扩建、开分店,啤酒种类更是多达种,但啤酒店延用的运营模式依然如故——24小时便利店自助模式,酒水、酒杯自取,吧台结账。
而张银娣经营啤酒店的初衷也从未改变。比如店里售卖的每一种啤酒仍然得让她先喝一杯,得到她的认可,方能出现在店。张银娣说:“阿姨是个简单直白的人,大道理说不来。但是阿姨知道一件事:做一行爱一行,把每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说着,张银娣喝了口白啤,并示意记者也尝尝她推荐的水果味的莱姆啤酒,“酒的具体滋味还得自己品了才知道。”她笑说。
记者手记
精酿啤酒是伴侣、爱人、灵魂
下午4点,记者与张银娣的专访约于“啤酒阿姨”(南苏州路店),这是“啤酒阿姨”的第三家店。店铺位于“八号桥艺术空间——粮仓”,原为“中国通商银行第二仓库”和民国大亨杜月笙的私家粮仓。张银娣告诉记者,她选址于此看中的除了莅临苏州河这样一个绝佳的位置,更是为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我希望未来‘啤酒阿姨’不只是啤酒店,而是可以用来传播精酿啤酒文化的旅游景点,类似‘精酿啤酒博物馆’这样一个概念。在我这里,世界各地优秀的精酿啤酒都能被找到。”
此话所言非虚,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有一位美国顾客一边选着啤酒,一边惊呼道:“我第一次在中国找到了来自家乡的酒,简直不可思议。”
在精酿啤酒圈里有这样一句话:“在上海做进口啤酒生意,没把酒做进‘啤酒阿姨’里,就跟没做一样。”于是乎,精酿啤酒的供应商都想将自家酒放进“啤酒阿姨”的冰柜里。
张银娣也是个爽快人,但凡得到她认可的啤酒,无论知名度、销售量如何,都能进店展示,她只希望此举能让更多的精酿啤酒品种被国人认知。为此,张银娣还会免费空出场地,供精酿啤酒协会等在店里举办品酒会,她笑称这也是一个自我充电的机会。
更难能可贵的是,与张银娣做生意,供应商不必承担任何风险,因为张银娣与他们之间的交易往来都是现结的,她宁愿将这份压力压在自己肩上,“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若是卖不掉,我就自己喝掉嘛。”说完,张银娣又乐呵呵地喝了一大口啤酒。
创业者的道路向来披荆斩棘,但张银娣对此几乎只字不提,仅在与记者聊嗨了之后才吐露了一句心声:“创业者谁不是在钢丝上一点点走过去。”却也只是一瞬间的工夫,她又神情自若道,“我没什么特别的故事可说,都过去了。”
张银娣就是这样一个人,豁达、淡然、平和。年轻时风风火火,喜爱骑着哈雷摩托闯荡江湖。年纪上去了,她就以酒会友,“游遍世界”。她一年天全年无休地守着自己的店,每日从下午2点工作到清晨7点,日夜颠倒,不辞辛劳。
但张银娣自己从不觉得辛苦,她乐在其中,更享受啤酒给予她的心灵上的宁静。“精酿啤酒是我伴侣、爱人、灵魂,每当夜幕降临,我一个人坐在吧台小酌一杯的时候,我会觉得杯中的酒正在与我对话。”
聊什么呢?大约是在聊人生百态、聊喜怒哀乐、聊张银娣未完的故事。
对话
希望模仿者有自己的创新
广州日报:如今淘宝等电商的飞速发展,会不会影响店里酒的销量?
张银娣:我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担心。现在网络这么方便,顾客可以随心所欲在网上淘到喜爱的精酿啤酒,但是我的店里提供的这种氛围是电商取代不了的。
广州日报:但是您的便利店模式其实挺容易被模仿的?
张银娣:确实是,我听说在别的城市、甚至上海都出现了类似的啤酒店,不过我从来不会为了这些烦恼。做人嘛,还是心胸开阔一点。我们这一代人总是会有落幕的那一天,需要年轻人接过我们的担子继续向前走。我唯一的建议是,希望别人在模仿我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创新。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