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3&id=268403你第一次听到“精酿”二字是什么时候?
之于我,是17年的冬天,在青岛,那座啤酒文化浓郁的城市。
当下还在读大学的我,第一次接触到酒版:色泽纷呈,四五个小杯子里有着各种口味的精酿,觉得有趣极了,依次尝上一口,好不快活。
而彼时,武汉的精酿已经在蓬勃发展中:年被定义为中国精酿啤酒元年,以北京、上海为首的一线城市中不断涌现出大量精酿啤酒的先锋品牌。
随后两三年间,武汉的精酿市场铺展开来,京汉大道沿线,18号酒馆、气泡实验室、大智门啤酒屋作为第一批精酿酒馆进入大家的视野。
作为”舶来品“,它的萌发阶段比我们接触的时间更加之早:有人认为,精酿啤酒运动的起源是嬉皮士运动,诞生于战后美好社会的“婴儿潮”一代。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来自衣食无忧的中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追求开放、个性和自由。
//全国精酿版图
二狗酒馆
无论时间推移多少年,”开放、个性和自由“这些元素似乎不分国界,也不分年代地充斥在精酿酒馆的每一处角落。
这一点,在武汉,体现得更甚。
01#
大智门啤酒屋
“喝酒是个自由的事情,不是为了酗酒而来。”
把酿酒设备直接亮堂堂地摆在店内的大智门啤酒屋,”个性化”地很明显。当我于工作日的午后来到店里时,鹅黄色的灯光和舒缓的音乐,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感到惬意又自在。
和穿着运动装的老板老谢刚聊上一会儿,他在一旁接了一个订座电话,回应到那头说:“我们这里没有包厢,因为喝酒应该是OPEN的。”
我深以为然,一如他所说,这里营造的氛围,理应是“自由的,不设门槛的,不酗酒的。”
02#
气泡实验室
“每款精酿的名字和背后的意义,是精酿的魅力所在。”
同大智门啤酒屋一样,离其步行不过15分钟的气泡实验室BubbleLab精酿啤酒也同样给人以自在的感觉。
不到晚上6点,便能看到吧台并肩坐着三三两两的人,穿着正装的他们低声交谈,氛围静谧。
店员George告诉我,他起初也是属于来店里喝酒的那一群人之一,直到发现了精酿的趣味,开始把兴趣变成职业,至今已经是作为气泡成员的第三年,从一开始的”小白“到现在能信手拈来地介绍每一款酒,这不只是爱好使然,或许也是精酿的魅力所在。
他说,他很喜欢墙上的这三幅壁画,展现给了顾客从手工啤酒的整个生产酿造过程到和朋友把酒言欢的愉悦,细寻,还能找到手工啤酒的精髓————啤酒花的踪影。
作为曾去日本参赛过的金色波特,其颜色决定了它的名字,口感微甜,带着巧克力咖啡豆和麦芽的香气,一直深受大部分人的喜爱。
而在疫情期间,气泡也酿造了双倍草莓和彗星IPA,寓意祝武汉渡过难关。
03#
18号酒馆
“武汉精酿第一枪,在这里打响。”
无独有偶,提起“疫情”“精酿”两个词汇,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也会想到前段时间推出了樱花风味精酿啤酒,为武汉加油的拾捌精酿——18号酒馆。
作为声名远扬的武汉本土品牌,拾捌精酿的很多产品早已入驻各大酒馆,哪怕你不爱喝精酿,不怎么去精酿酒馆,走到任何一家啤酒吧的酒柜前也一定或多或少能看到他们的产品。跳东湖、不接受批评,均是深深被打上武汉烙印的酒。
行文过半,好像都没有去推荐一款精酿?
对,此篇,不作任何推荐。喝,就完事。
坦白说,作为一个写惯吃喝玩乐稿的编辑,基于职业习惯,我会问起每一位店家,有什么可以推荐给读者的吗?
而这次,在大智门,老谢”拒绝“了这一行为。
他告诉我,他想培养真正的爱好者,而不是去做类似销售的商业行为,而之于每一款的口感,他希望我们能多多尝试:”无论你有多么漂亮的图片,华丽的文字或视频,都无法描述一个味道。“
大多数精酿的原料和取名会根据酿酒师的心情来定,比如老兔子的”藕遇“,就是专门为武汉打造的一款,纯粹以藕粉为原料酿造的酒。
当然,如果一定要给一些注脚:那么工业啤酒会是粗犷和流水线,精酿啤酒则是温柔和私人性的,每一种精酿口感不同,名字不同,其韵味也不同。
精酿酒的趣味,在佐餐的时候,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几乎每一家精酿啤酒店都会有的手打牛肉汉堡,是喝酒时的好推荐。问我最爱哪家,当然是气泡实验室。
他家所有材料,乃至肉饼都是现场制作的,所以耗时会比较久,等待时间大约有二十多分钟的样子,但是端上来那刻,你会觉得值!
层层叠加在一起的配料,肉汁四溢的牛肉,每一口都让人意犹未尽。
如果嫌汉堡太撑,薯条也是可以的。焦脆的厚薯条,沾上芝士酱,一口薯条一口酒,很是过瘾。
但是也有一些精酿店,在美食上也会和城市文化相结合,这一点18号酒馆做得尤为鲜明。
比如招牌的烤羊排,口感咸香鲜辣,很适合武汉人的口味。
吃辣了,再来上一份绿油油的沙拉,清爽脆口,夏夜也由此变得绵长而温柔。
如今才刚在武汉天地开业的木屋烧烤,在三楼开了整整一层楼的精酿超市。
从以往的京汉大道沿线,18号酒馆、气泡实验室、大智门啤酒屋第一批精酿酒馆,到如今武汉越来越多新开的餐厅配上了精酿啤酒,不知是否会有一天,精酿会成为武汉餐厅的标配?
这份绵长,不单只属于街边酒馆,也属于露天的广场。
近日,朋友圈被国广的快闪店陆续刷屏了,慕名过去逛一圈,发现每一处都人头攒动。
有为了拍照而去打卡的年轻女孩,也有真的为了喝酒而坐在有些湿漉漉的板凳上,大快朵颐的男士。
这不由让我想起在和几家店的店员聊天时,大家不约而同提到的一个现象:“近两年,武汉喝精酿的人越来越多了。”
诚然,我遇到过,在精酿店摇色子的男将,也遇到过坐在我对面一口闷或吐槽精酿一杯几十太贵太离谱的朋友。
但,我想,随着类似巴士快闪或精酿周边之类的形式层出不穷,精酿文化在武汉随之延伸,大家对它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当然,哪怕了解以后还是不能Get它的点,也无所谓,无论是守着行吟阁还是爱吹大乌苏,或是细品精酿的沉醉,多元化的时代里,各人有各人的快乐。
最后,请让我以坂口谨一郎在《啤酒赞》中写过的一段话,来作为结尾:
“啤酒的香气,每个人都不会忘记第一次喝啤酒时的那股苦涩。但渐渐不但不觉得苦,还越喝越喜欢。我常想,要是有比啤酒更棒的饮料或许也不错,但说不定啤酒已经是人类智慧的极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