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间扁平疣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jdsb/210404/8812967.html“你喜欢喝什么酒”
“我喜欢喝精酿”
近几年来,精酿啤酒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喝精酿”已成了一桩时髦又特别的爱好。爱上了精酿,谁还稀罕百威青岛?
这些香气四溢、个性多样的小瓶子,一下就冲击了人们的味蕾和心。那么多风格迥异的口味,那么多好看有趣的酒标,组合在一起,像个无穷无尽的宝藏,等待你发掘;在精酿啤酒的世界里,每一个意气风发、特立独行的年轻人,都能有自己的位置。
我爱喝的啤酒,几乎都是“精酿”,但如果有人问我“你喜欢精酿啤酒吗?”,我发现自己很难答上来,大多数情况下,我会以某一个风格,或者某一个厂牌作为回答。因为,在我看来,精酿这个词,范围实在太广了。
那么喝“精酿啤酒”到底意味着什么?爱喝精酿的人,到底喝的是什么?
其实,我是想通过这篇文章,和大家盘一盘下面几个问题
1、什么样的酒,可以被成为精酿啤酒?
2、精酿是不是一定比非精酿好喝?
3、精酿啤酒,站在啤酒鄙视链的顶端的啤酒?
一、什么样的酒,可以被称为精酿啤酒?
从字面就可以窥出它的不同。相对于工业化、大批量酿造的啤酒,精酿是更个性化、强调品质和口味创造性的啤酒。
精酿啤酒之于流水线啤酒,就好比手工现泡茶之于瓶装茶、手调咖啡之于速溶咖啡、鲜榨果汁之于灌装果汁。
精酿啤酒的概念,最早是美国人玩出来的。每款精酿啤酒,从颜色、风味到酿造工艺,都有极大不同,因此,定义的重点在于酒厂和酿酒的人,在众多的精酿啤酒的定义和讨论中,大家最常使用的是美国啤酒酿造商协会(BrewersAssociation,简称BA)出台的一个标准。
小型:每年产量不超过万桶(大约占美国啤酒年总产量的3%,约70万千升)
独立:精酿酒厂本身要拥有,控制或等同拥有酒厂至少75%的产权,即作为精酿酒厂,其产权不能为其它非精酿酒厂的酒类企业购买,管理或控股超过25%。
传统:精酿酒厂要使用传统或创新的原材料,遵循传统或创新的酿造方法来实现其酿造出啤酒的口味。
二、精酿是不是一定比非精酿好喝?
不一定
首先,好不好喝都是个人主观的,我认为的好喝的、喜欢的,对他人来说却不一定如此。我只能说,酿造啤酒的原材料是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精酿啤酒的基本原料也是这几种,除了发酵方式的不同,和工业啤酒的区别还在于其千变万化的口味。酸甜苦辣的味道都能在精酿啤酒中喝到。
啤酒的味道
啤酒里所有的苦味都来自于啤酒花,大部分的香味也是来自啤酒花;小部分的味道来自酵母和麦芽的香气。精酿啤酒在酿造过程中投放啤酒花的时间、数量和频次都会直接影响啤酒的味道。精酿啤酒的绝大部分味道都是添加进来的。在酿造的过程中酿造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会加入茉莉花、接骨木、橘子皮、松针、石楠花等等原料,做出有情绪有生命有辨识度的酒。所以很多精酿啤酒的名字都是极具个人色彩的。
啤酒的颜色
酒的颜色来自于麦芽烘烤的温度。将麦芽烤至3分熟,酿出来的酒就是浅金*色的;烤至6-8分熟,酒的颜色就是棕色或者红色的;烤至12分熟,酒就是黑色的。所以颜色和苦味度没有关系,并不是颜色越深的酒味道越苦。
啤酒的泡沫
啤酒的泡沫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发酵过程中自己产生的二氧化碳,另一个就是在啤酒中高压注入二氧化碳产生的。有些精酿啤酒里还会加入氮气,泡沫的口感更加细密。
酒精度
啤酒包装上的度数是啤酒生产原料麦芽汁的浓度,和白酒酒标上标的酒精度不一样。啤酒所含的酒精是由麦芽糖转化过来的,标的12的啤酒是用含糖量为12的麦芽汁酿造而成的。一般国产工业啤酒的酒精度普遍在2.5%——3.5%左右,进口啤酒普遍在4.5%——5.5%左右。精酿啤酒酒精度更高,且麦香比较醇正,苦味也较重。上图的天空一号红色IPA,酒精度:≥6.5%vol,原麦汁浓度为16.0°P。
对比
啤酒杯
啤酒的杯子也是各式各样,精酿啤酒吧里最常见的是品脱杯。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啤酒杯的种类,我找到了下面这张图,一目了然。
三、精酿啤酒,站在啤酒鄙视链的顶端的啤酒?
自信地说,是的!
精酿啤酒不一定更好喝、不一定技术更高,但是它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传统意义上的啤酒,它在全世界的口感几乎都一样,因为它是标准化的。但精酿啤酒会随着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文化不同,有一些相应的变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特性。
由于我国早前的经济环境较为窘迫,工业啤酒培养了大批消费人群,他们保留着大口喝酒、边吃边喝的消费习惯,对啤酒口味缺乏鉴赏力,但对价格却十分敏感。因此,工业啤酒以“制作工艺单一、口味单调固化”为特点,均价多在7元以下。
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人们不再满足于工业啤酒“有的喝”就行的状态,而是要喝的舒服,喝出品味,喝出个性。消费者的口味和消费能力已经开始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工业啤酒必然难以支撑。
精酿啤酒原本是海归、小资一族私下家酿、社交时分享品尝的饮料,后来一部分酿造者成为了专业酿酒师,并把精酿做成了一门生意。但这种追求品质的商品正好契合了消费升级,也填补了国内高级啤酒的空白,口耳相传之下,很快就被更多的受众所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