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邻邦的话术,
清酒是神的恩赐。
这种米为原料,
发酵酿造而成的酒
至少伴随了饮者超过
千年的悲欢离合。
喜爱者一杯入口,
或熏,或爽,
或纯,或熟,
你会选择一间
属于清酒的专饮店家
独享清酒之乐吗?
我们找到四位清酒先生带你探索一种轻度小众的口感,下面来介绍第二位先生:海绵凶。
#02
舒适圈的酒放到后面喝
王子超/海绵凶喫酒主理人SSI国际清酒唎酒师
cicerone国际啤酒侍酒师
上学的时候喜欢看海绵宝宝,但是一个男生怎么取名能叫海绵宝宝呢,“那就叫海绵凶吧,凶和宝宝能对冲一下”。
有人喝酒喜欢按照一个明确的次序,先喝自己熟知喜欢的,再喝自己好奇想尝试的,最后喝老板推荐的。海绵凶正好相反,“我喜欢喝的,对我来说是舒适圈的酒我要留到最后喝,在酒量允许的范围之内,没喝过的酒不管好喝不好喝都拿来先试一下,可能结果是还没喝到最后就没酒量了。那就把酒量尽量都用到未知的酒上,实在没新鲜的酒喝了再喝那些保险酒。”
也许在清酒唎酒师界海绵凶资历不算久,但在开清酒酒吧这件事上海绵凶的喫酒无疑是一马当先了。曾经辗转于广告公司上班和开酒吧之间,突然海绵凶意识到自己是想做是一间居酒屋模样的店。“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我看了《深夜食堂》”,加上本人也喜欢做饭。
居酒屋这个概念其实是他在摸索中碰上的,“最先我也不知道有居酒屋这样的形式,想做个介于餐厅和酒吧或者是排挡这样的店,然后有天一个朋友带我去了居酒屋,我说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餐饮场所。”
一个北京人,碰上喜欢的事情,肯吃苦,肯学,然后就是有对酒的爱好。“但我不酗酒,单纯是喜欢酒里面的味道”,可能就是基于此吧,清酒刚好满足了海绵凶对酒香的独特需求。如果非要再来一个带着点简单粗暴的可以解释到海绵凶与清酒结缘这件事的答案,那么下面就是了:
我不太爱回答怎么就接触清酒这个问题。说出来特别装。那个阶段,啤酒喝到头了,喝啤酒已经不太能再激发起我的兴趣,但是我对酒味道的追求还在。接触到了清酒,让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可是我个人酒量太差,总是还没了解透就先醉了。紧接着的一段时间我常去日本玩,那就开始买酒买书研究,上了专门课。我个人的感觉是清酒对于北方人基本零门槛。
和他开始喝啤酒的习惯一样,在清酒的产地,海绵凶把自己并不是太宽裕的酒量尽量分配给了一些特殊的酒品,有些酒哪怕只是因为名字的两个字写起来看着很特别。“一直到这会儿,我也没有真正地坚定去开个清酒吧,只是有兴趣,钻研一下。我弄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