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http://nb.ifeng.com/a/20200107/8054811_0.shtml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据报道,近日,德国驻阿富汗的军队将悉数撤离阿富汗。此次约有名德军从阿富汗撤离,他们在6月30日抵达德国境内后,还要进行为期十四天的隔离。此前,美国也宣布将在9月初撤走所有驻阿富汗的美军。
有意思的是,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称,直到德军撤离时,基地内还剩下大量啤酒来不及消费,且由于宗教原因无法出售给当地人。德国国防部只得找到私人运输承包商,专门将这22.5万升啤酒运回国内。
图片:德国的啤酒文化可谓根深蒂固,到阿富汗打仗还不忘供应啤酒!
德国的啤酒文化可谓是历史悠久。
公元年巴伐利亚公国的威廉四世大公就颁布了“德国纯啤酒令”,规定德国啤酒只能以大麦芽、啤酒花和水三种原料制作,所以近五百年来德国啤酒即成为了所谓纯正啤酒的代名词。
目前,德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啤酒生产国,境内共有余家啤酒厂,生产的啤酒种类高达多种,每个德国人平均每年喝掉公升的啤酒,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德国人更热爱啤酒的民族了!
每年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可消耗高达六百万公升的啤酒,多年来经德国人培养形成的啤酒文化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图片:德国啤酒节非常热闹,这些啤酒娘你喜欢吗?
这些啤酒文化自然也影响到了德军。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皇军队,到二战的纳粹党卫军和国防军,再到现在的德国军队,啤酒作为一种重要的后勤补给是必不可少的。
而啤酒又有液体面包的称呼,既能够解渴降乏,还能够在一定时候当作食物补给来使用。所以,德国军队是允许士兵喝啤酒的,当然不能是在作战或者是执勤的事情,这个有严格的规定,免得酒后误事。
但是,在战争年代,士兵们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有的时候直接藏几瓶啤酒,有的时候则是将酒灌入水壶中。这和苏联军队的士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战斗民族在水壶中藏着的是伏特加或干脆是酒精。
图片:一战时期德皇的士兵们装卸啤酒。
图片:二战聚餐喝啤酒的德军士兵。
图片:隆美尔元帅在沙漠中也喜欢来两口清凉的啤酒。
图片:前任德国国防部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白衣女性)也是啤酒爱好者。
大致上德国啤酒可以分为白啤酒,清啤酒,黑啤酒,科什啤酒,出口啤酒和无酒精啤酒这六大类。
白啤酒(Weissbier)是把小麦芽和大麦芽混合后酿制的,所以它们也叫小麦啤酒(Weizenbier)。清啤酒(Pils)主要流行于北德地区,品质清冽,呈透明的浅黄色,是德国啤酒中苦味最重的一种。黑啤酒(Altbier)主要是杜塞尔多夫和鲁尔区的酒,颜色相当深,有着淡咖啡般的棕色。科什啤酒(Koumllsch)是科隆的特产,有着比清啤酒还要浅的颜色,苦味也少,会喝酒的人可以一连喝上十杯二十杯都面不改色。出口啤酒(Exprotbier)是专门供出口的德国啤酒,酒精含量比清啤酒高些,但苦味较少,总的口味比较清淡。无酒精啤酒(AlkohofreiesBier)也是啤酒,口味和清啤酒差不多,只是不含酒精,最适宜驾驶车辆的人饮用。
图片:豹2坦克来一杯啤酒!士兵正在做豹2坦克的火炮双向稳定测试,测试物就是啤酒。
所以德军在撤离阿富汗的时候还剩下如此庞大规模的啤酒储备就不难想象了。而对于爱酒的德国人来说,这些酒既然不能出售给当地人,又舍不得倒掉,那么只有打包带回德国。
为此,德军专门找到了承包商将啤酒运回德国。
和啤酒一起离开阿富汗的还有所以的德军。德军的撤军意味着德国在阿富汗20多年的驻军史画上了句号。据德国内部统计,德国在阿富汗驻军期间,59名德军不幸丧生,更花费了高达亿美元的天价军费,国际上将其称为“德国二战以来最致命的军事行动”,几乎没有什么收获!
国际社会虽然希望北约国家从阿富汗撤军,但不希望撤得太过匆忙。现在阿富汗国内的局势仍就不稳定,撤军速度过快,很容易影响到该地的和平。现在塔利班利用这些国家撤军之际,大举进军阿富汗,攻下了数十座城池,美方和北约其他国家不仅没有介入的打算,反倒计划着远离该地!未来阿富汗这一帝国主义的坟场不知道还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图片:无论阿富汗打得如何热火朝天,对于德国士兵来说还是回家喝啤酒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