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安萍预约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301734/一、公司经营情况分享
1、整个上半年相对于全年来讲,基本上销量可能还略有欠缺,但是通过公司的产品结构升级、成本节约、费用减少等,利润比去年同期实现了增长。单从6月份和7月份来看,公司业绩同比都是增长的。
2、在疫情一级响应期间,公司迅速地进行了市场分析,预判了家庭消费可能受疫情影响增速会非常快,因此较早地重点支持了公司非现饮渠道的发展,同时对于非现饮渠道的产品进行了结构升级。另一方面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很多新品的推出节奏放缓了或者被迫地进行取消了,但是公司仍然在今年推出了一些中高端的产品,刚才提到了非现饮渠道,我们补充了山城经典复古版的易拉罐,然后也补充了重庆醇麦国宾。醇麦国宾我们去年上市,对比较老的六款国宾起到了比较好的替换升级的作用,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推出听装的,今年在复工之后,我们投放了醇麦国宾的易拉罐产品。除此外,5月份我们在四川和湖南区域新上市了乐堡纯生,7月底的时候,我们市场上投放了重庆无醇啤酒。
3、吨酒价格和利润方面,一季度受到疫情的影响,均价和毛利率同比下降。二季度由于一级响应下降,3月下旬、4月上旬餐饮娱乐等这些消费场所逐渐恢复了正常,所以二季度从吨酒的销售收入和毛利方面均是提升趋势。整体上半年来看,吨酒均价和毛利率均呈现上升态势。
4、费用和成本节约方面,上半年市场费用有较大节省,主要来自于广告费用和线下的促销费用。目前来看,公司仍将保持着较谨慎态度,因为无法控制疫情的发展,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公司的现金流,做好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
二、问答环节QA
Q:嘉士伯资产重组以后预期能够给公司带来什么改变?未来拓展全国市场有什么想法?
这一块在已经披露的交易预案和对上交所进行的回复里面有一些详细的描述,因为二董还没召开,等正式方案公布后,再来详细地和大家分析。总体来讲,资产重组完成之后,整个嘉士伯中国的核心啤酒资产都将在上市公司里面了,利于品牌的整体协同效应,在全国各地的供应链也将更为优化,在两者没有同业竞争的条件下,去做好全国市场的布局。
啤酒是一个价值较低但重量较大的产品,因此对运费成本的考核非常严格。公司的市场目前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和湖南,按照现在的工厂分布和价格没有办法直接将啤酒卖往全国,但随着嘉士伯的啤酒资产注入,销售区域会更大,因为嘉士伯在新疆、宁夏、云南、广东,还包括江苏等等都有供应链。谈到未来全国发展,在嘉士伯品牌注入之后,一直有在全国推行大城市计划,这大城市计划就是在嘉士伯选择的可以去做产品高端化的城市,重点去做中高端产品推进。
Q:重啤产品和业内同行相比,如青岛啤酒,具备怎样的优势和差异?品牌打造这块公司有没有什么想法?
青岛啤酒是国内龙头企业,重庆啤酒年建厂的,当时用的酵母就是从青岛啤酒引进的,从产品质量来看,两品牌都很好。但是各地域有各地域消费者的不同口味和口感喜好,这是属地化的区别,各有特色。
品牌打造方面,公司最早就已经提出,所有的消费品均针对未来消费人群的需求去设计的,所以公司的啤酒从品牌和品类划分到6个消费场景,针对不同的消费场景我们有不同的品牌去实现。从品牌的组合来看,我们是地方品牌和国际品牌的一个品牌组合,什么样的品牌组合适合在什么样的区域和消费场景,根据竞争力去对应投放。
Q:销售渠道这一块目前是什么情况,公司未来在销售渠道这一块有什么布局和想法?
从重庆啤酒来看,70%的销量是在现饮市场实现的,30%是在非现饮渠道实现。所以对公司来讲,我们的县区的管理重心更偏重一些,我们一般都是采取大商制,大商制通过层层的代理:一级、二级、三级批发商到最终的餐饮或者是一些小卖部。我们对全渠道、所有的各个层级的经销商都有KPI,考核每一个层级、每一个经销商对公司的毛利贡献。
从整个渠道上来讲,我们是要去做产品高端化,做更多的中高端的产品,我们其实从14年开始砍掉了很多的中低端的产品,也聚焦到核心的品牌。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地方品牌就是一个重庆和山城,国际品牌结合嘉士伯投放在中国的嘉士伯品牌、乐堡品牌、等等,所以我们现在渠道合作时都是选择竞争区域内中高端的啤酒市场,这也是我们渠道发展的方向。
Q:现在终端恢复的情况大概是怎么样?公司对下半年增速及全年业绩有没有预计?
从当前时点来看,所有的终端均已恢复正常。下半年可能会减缓一些,因为一季度大概有接近五六十天整个供应链处于停滞状态,市场上部分渠道产品出现断档,所以二季度有为一季度消耗的库存补货的需求,三季度增速我们认为可能会比二季度稍微放缓一些。公司以前每年都对销量和收入进行了一个预估,但今年比较谨慎,因为在披露年报的时候没有办法去预计疫情的发展的状况,所以对今年业绩暂不进行预估。
Q:对于营销费用的投入有何计划?
今年比较特殊,营销费用这些我们都是在一个比较节约的状态。从长期来看,因为我们不断地在做高端化,不断往市场推出一些新的产品,就算今年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也往市场投放了3、4款新的品类,伴随新的中高端的产品投向市场,我们肯定也会不断地往市场去投入一些推广的费用等等。在费用投放方面,首先要考核投放的有效性,公司希望这些费用可以更好地和消费者直接联系到一块,增厚品牌价值,拉近消费者,而不仅是投到一些买店或者是渠道里面。
Q:今年回馈投资者这一块有什么计划没有?
我们97年上市,上市23年,分红22年。每年都是以现金在分红,我们也会照公司层、证监会、交易所对现金分红的要求去履行,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我们都还是保持了一个比较高的分红派息率。
Q:公司分区域的市占率水平如何?
在湖南、四川都是9%左右的市场份额,重庆大概是83%左右的市场份额。
Q:分区域的增速的变动原因是什么?湖南市场效果较好,能否详细介绍?
1、重庆市场,销量是下降的,但它的产品结构高端占比增速是最快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重庆市场市场占有率较高,受到疫情影响,特别在一季度对重庆的销量的影响非常大。单看二季度来看,重庆市场也微增,但是还没有能够填平一季度增长,所以从上半年看,重庆的市场整体来看是下降的。
2、湖南市场,公司在湖南市场份额有限,主要集中在湘西等地。今年公司一方面填补空白渠道,做渠道的细化下沉,另一方面在湖南市场上投放乐堡纯生,拉动产品结构升级,所以湖南今年增长得比较快,撇开委托加工的影响,湖南在二季度仍然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3、四川市场,销量增长,单二季度也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高端比例增长较快。
Q:分区域市场在品牌选择或者是渠道推进上有差异策略吗?
公司最早是年左右进入四川的市场,在湖南也是年、年左右收购了当地的啤酒公司进入了湖南的市场,所收购的公司都有自己的当地品牌,那么在做产品高端化以前主要就使用当地的品牌。到了14年15年之后,决定往高端化方向去发展的时候,公司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聚焦核心品牌,把当地的品牌就逐渐用主品牌去做了一些替换。
在重庆本地品牌都主要是重庆和山城,国际品牌主要是使用的嘉士伯和乐堡。在湖南市场,我们用的更多的是像重庆品牌和乐堡品牌,那么在四川市场,比如像成都市场,我更多的是在用嘉士伯和乐堡,在西昌、攀枝花、宜宾这些市场,我们更多的是用在重庆和乐堡的品牌的组合在当地市场去做拓展。
Q:披露今年主流产品有一定下滑,然后大众低端还有高端都有双位数的增长,能否详细介绍?
从一季度来看,低端的增速就加快了,到二季度基本上就恢复了一个较正常的情况。中档部分销量占比最大,公司通过重庆醇麦国宾,还有乐堡纯生等产品升级,部分销量转移至高端。
Q:后续对于大众这方面,占比是否继续下降,还会有其他策略上的补充吗?
通过以前年份我们可以看到大众的这一块销量占比逐渐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在大众这一块,公司也是不断地去做产品结构的升级,比如说今年投放了山城品牌的拉罐复古版,这个价格肯定比之前的普通的山城的拉罐价格要贵一些,这就是一个在低端也不断地在做一个升级的策略。但从整体的销量上来讲,低端永远都会存在,公司低端的占比从之前的40%、30%逐渐下降到19年的12%、13%左右,下降的幅度往后肯定会越来越小,现在主要着重的是想怎么把占比最大的主流往高端的这一块消费升级。
Q:从罐化率指标来考量的话,上半年目前的罐化率大概是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今年指标其实会比较失常。从19年来看,我们公司的罐化率大概是在12%、13%左右,我们的重庆啤酒的罐化率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但是在今年上半年我们的罐化率有40%多的增长,其实很大情况下是疫情带来的,因为公司很早地判断了疫情会带来消费习惯的一些变化,所以更多地往非现饮渠道推送了罐装产品。今年我们的罐化率从上半年来看已经达到了20%左右,提升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但是这个是受到疫情的影响下,应该不是一个常态。
Q:重啤罐装和瓶装的利润差距多少?
如果单看重庆啤酒的话,罐装的毛利率是没有瓶装的毛利率高,因为罐装主要都是在非现饮渠道实现的销售,而瓶装都是在现饮渠道。公司现饮渠道占到了70%以上,所以说从公司目前的资源配置来讲,可能都是针对现饮渠道的瓶装产品去做更多的是市场投放。另外产品结构升级方面,都是从瓶装去做产品结构升级,所以瓶装地高端化速度要高于罐装,笼统来看的话,瓶装的毛利率会高于拉万的毛利率。
Q:关于成本方面,今年原材料端成本变化怎么样?
我们一般来讲是一次招标,两次采购,基本就锁定整个年度的大宗原料的采购成本,所以说下半年来看,成本应该不会比上半年有太大的变化。但从明年来看,年来看,成本应该会有一些变化。首先从大麦来讲,因为我们在不断推进高端化,所以我们进口麦芽的占比也超过了80%以上,现在已经快接近90%了。我们对澳大利亚的澳麦征收的反倾销税,所以从采购成本来看,不管用不用澳麦用,加拿大也好,法国也好,其实成本都会提升,这个是一个比较确定的。玻瓶、箱方面价格都有一些上涨,但这些可能会体现在明年。从价格策略上来讲,我们公司一贯的都是用更好的、更贵的产品推向市场,通过这个产品结构升级去消化成本的上涨,这就公司的一个应付成本上涨的一个策略。
Q:关于未来啤酒高端化方面有何考虑?乌苏啤酒增长原因?
从啤酒消费来看,整体来讲,啤酒的高端化是远远是落后于乳制品,或者落后于一些传统饮料,从价格端来讲,啤酒的高端化还有很多空间去发展。
为什么乌苏去年一个单品牌能有30%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同期也实现了一个双位数的增长,就是因为乌苏它的口感,它的酒精浓度和麦芽浓度比内地的都高,它保持了80年代的啤酒口味,消费者一旦习惯了这种醇厚口感就回不去了,所以这带来了乌苏的一个飞跃式的增长。所以高端化是从需求的角度上来讲,并不是厂商觉得要高端化就能高端化。高端化的需求潜力是存在的,大家对于消费更好的产品,更好的企业的需求是存在的。
Q:近期水灾对公司产品销售是否有影响。
重庆四川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水灾本身它不会对公司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说要有影响的,一些沿江的餐饮店或者酒吧会暂时在停业状态,但这不会对公司带来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