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业界有说法称,现在是“国潮营销”2.0阶段。可是,“国潮”与“国潮营销”是什么?笔者认为,从概念来说,一来是一些新生的品牌,将传统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产品创新中;二来是企业与品牌在营销传播活动中,积极利用传统文化元素与消费者沟通。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其本质都是“东方审美”的崛起和“文化自信”的展示,都是品牌从文化层面“破圈”的探索。年初的一篇文章总结了年的十大国潮品牌,李宁、回力、青岛啤酒这样的“老品牌”和花西子、完美日记、茶颜悦色这样的“新品牌”均有上榜,进入年7月,洪灾、疫情、奥运等事件,因种种无意为之或有意为之的推动,客观上带来了一批本土品牌的口碑提升。再加上近年来转型成功的本土品牌波司登,突破竞争封锁圈的新兴品牌元气森林,我们基本可以看出,“国潮营销”其实是用中国方式向中国消费者讲好中国故事。笔者认为,这应该也是大家认为“国潮营销”进入2.0阶段的重要原因:讲好故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与1.0阶段只是简单“堆砌”传统文化元素的做法,有着鲜明的差异。关于国牌的国潮营销,笔者有几点看法。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中国故事,品牌营销对于国风潮需要做适当的概念拓展。虽然提及“国潮”,大家不免马上联想到传统文化元素,但国潮营销进入2.0阶段,我们其实可以对这个概念做一定的延展。譬如,国潮营销并不一定只能是传统中国风,前文提及的面向中国消费者讲好中国故事,就是一种有深度的国潮。近两年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