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5日讯15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经理人峰会上,海尔、青岛啤酒、魏桥创业三个山东品牌获颁《世界品牌强》称号,其中海尔连续18年入选世界品牌强,排名提升至全球第37位,连续5年位列中国入榜品牌前三强。青岛啤酒和魏桥分别位列第和位。
《世界品牌强》连续18年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按照品牌影响力的三项关键指标,即市场占有率、品牌忠诚度和全球领导力,对全球约10个知名品牌进行综合评分,最终推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个品牌。年中国品牌入选数为44个,继续保持第四名,和美国、法国、日本位居世界品牌大国第一阵营。
同样由世界品牌实验室颁布的年“中国品牌年度大奖”评选也于当天揭晓,华为、双星轮胎等35个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的领军品牌入选这项被誉为“中国品牌奥斯卡”的年度奖项。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其中,海尔集团旗下的“场景品牌”三翼鸟获得了“高端新选择十大影响力品牌”奖项。
连续18年发布的“中国品牌年度大奖”,是消费者品牌偏好变化的晴雨表,世界品牌实验室参考企业在本年度的销售收入及主营利润并结合消费者评价、专家前期调查,通过对这几项指标的综合评审,最终确定奖项。本届年度大奖还依据行业及企业特点,设立了“文化品牌大奖、最受尊敬品牌大奖、品牌营销大奖、场景体验引领大奖、社会责任大奖和城市发展超级贡献大奖”等6个特别大奖,据悉,年度大奖调查对象涉及多个行业的近个品牌的消费偏好。
峰会现场,来自牛津大学、清华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等的多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动态世界下的品牌全球化”的大会主题,共同互动研讨。
牛津大学企业声誉中心主任鲁伯特·扬格认为,“企业领导人有三个关键的战略杠杆可以用来产生积极的声誉资本,他们可以通过行动发出正确的信号、可以选择与高地位和高声誉的公司联系、可以积极管理他们的叙事策略,但在这三重行动中,最重要的似乎是行为信号,而ESG战略(环境、社会和治理)是这些信号的基础。”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营销学教授皮埃尔·尚登认为,“面对动态的世界,跨国品牌既要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承诺客户利益,又要驾驭国与国之间日益艰难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营销系主任李飞教授认为,“品牌需要跟顾客建立情感联系,核心是给顾客一个选择并偏爱的理由,做到这一关键点,必须遵循营销的底层逻辑。在过去的十年间,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拥有了强大的品牌力量并逐渐向全球进行品牌拓展。”
中国今年有44个品牌入选《世界品牌强》,再次超越英国,位列第四,在创造世界级品牌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明星在演讲中指出,“品牌,需要高水平内涵,更需要传承与创新。中国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给微观层面的企业品牌创新升级创造了良好环境,将引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行业的可持续升级。”
世界经理人集团首席执行官、世界品牌实验室专家团成员丁海森认为,品牌不仅仅要对消费者负责,还需要对利益相关者负责。新冠疫情已加速了消费者的价值观转变,他们不仅希望品牌为自己提供价值,而且希望品牌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的问题上有自己的立场。世界品牌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斯蒂芬·沃格认为,品牌需要根据消费者目标的变化,转变其价值框架,从而进行“品牌向善”方向的营销创新。
作为全球领先的品牌咨询、研究和测评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由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教授(RobertMundell)倡议创建并担任首任主席,其研究成果已成为许多企业并购过程中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
闪电新闻记者王志芹北京报道